66.福爾摩沙(琶侃)族人體質基因辨正
1899年,德國傳教士、語言學者 Wilhelm Schmidt;1975年,語言學者施得樂(Richard Jr. Shutler,加拿大 Simon Fraser University)、馬爾克(Jeff Marck,澳洲);1985年,布樂斯特博士(Robert Blust,夏威夷大學);1991年,澳洲284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貝爾伍德教授(Peter Bellwood);1995年,史搭羅斯塔博士(Stanley Starosta,夏威夷大學);2002年9月,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語言學者沙噶特(Laurent Sagart);2009年,紐西蘭奧克蘭大學葛雷教授(Russell Gray),均發表過相同研究結果。從語言、語音演進模式證實,南島語族是在5000年前,由福爾摩沙(琶侃)向菲律賓、夏威夷、復活節島、馬達加斯加島、紐西蘭擴散出去的。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日本學者承續日據時期在台的小川尚義之台灣南島語言研究,發現日本語是南島語系和阿爾泰語系混合成的語言。
1998年,紐西蘭生物學家張伯斯教授(Geoffrey K. Chambers);2002年9月,挪威奧斯陸大學體質人類學學者韓集堡博士(Erika Hagelberg,他和Laurent Sagart,同時在台灣中央研究院舉行,以『南島語族起源』為主題的國際會議中發表);2004年,台灣馬偕醫院林媽利教授,都發表過人類體質、DNA遺傳基因分析的研究報告。體質遺傳基因證據一致顯示,夏威夷人、菲律賓人、南太平洋波里尼西亞人、紐西蘭毛利人的祖先,都是5000年前以台灣為起點,遷移過去的。又以人類體質基因說明福爾摩沙(琶侃)是南島語族的原鄉。
福爾摩沙(琶侃)族人祖先的遷移,不外乎探險勘察、輸出文明物產、海上遇難漂流。或不得已滯留;或中意新天地而自願移居。這些人隨身攜帶資源不足,無法在他鄉延續福爾摩沙(琶侃)文明。只能就地取材,製作平日就會的用具。又僅以簡單符號記載日常所需事物。這些均與族群生活習慣緊密相關連。因此,上述地區所見古文物,和台灣古文物及山地住民被強制隔離後剩留的文物,有極多相似。
林媽利醫師等多人做過相同研究,台灣人民不論是河洛語系或客家語系幾乎全是南島語族DNA特徵,和中國漢人不相關。且河洛語系台灣人與客家語系台灣人在體質DNA上並無差異,只是因引進漢文化對象不同而語音、生活習慣有別而已,這和中國客家人與中國河洛人之間有體質基因差異是不同的。
無論是從語言、語音演進模式看,或是由遺傳基因證據顯示,各地學者都證實、同意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這和五千年前的貢寮、鹽寮遺址發現,完全吻合《註證3、4》。加上當時福爾摩沙(琶侃)就已有能力製造大型堅固的遠洋船艦──Marn-Gka(艋舺)與高等運算能力《註證5》;又有對外輸出文明的證據。但是,大家看看,就是台灣這幾位蔣幫壓霸集團御用的『中國假學者』和台灣『呆奴化學者』,在無其他證據下,大力反對「台灣是南島語族原鄉的結論」。『中國假學者』就是要堅持它他們偽造的地理歷史(台灣和台灣海峽是因東亞南北板塊相互推擠,而逐漸上浮的。台灣多地震,以及山地存在各種遠古海底生物化石可以佐證。台灣自古和中國無連結),硬要將台灣連結在中國之下,任何有礙他們(硬將台灣連結在中國之下的歷史和地理謊言)之證據,在歇斯底里的心理病態下,就是非全力消滅不可。台灣『被呆奴化學者』則不知是『呆奴至極』了,還是『假中國人』當上癮了,竟隨之起舞。這就和蔣幫壓霸集團御用的『中國假學者』以妒恨之心,長期偽造台灣歷史、毀貶台灣文明的情形一樣,台灣『被呆奴化學者』至今也是盲目地應聲附和。
最近更有一位陳叔倬先生,他還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助理研究員,曾是史丹佛大學人類科學系博士2008/12;國立台灣大學醫事技術學系碩士1996/6;國立台灣大學醫事技術學系學士1993/6。他為了向中國交心(蔣幫壓霸集團不斷偽造福爾摩沙(琶侃,今所謂台灣) 族人是邊疆次等漢人的假象,以便繼續呆奴化台灣人民,也替中國製造再次侵略台灣的藉口),竟然把雲嘉南福爾摩沙(琶侃,今所謂台灣) 族人當作漢人,再拿『因拒絕漢化而被歧視、被隔離達兩百多年的福爾摩沙(琶侃)族人──台南市東山區吉貝耍部落住的200多名福爾摩沙平地人口西拉雅族人』的基因來和山地部落族人DNA檢體(陳叔倬並未說明,他所用的山地部落族人DNA檢體,是從哪個山地部落取得!)以及雲嘉南福爾摩沙(琶侃)族人做基因定型鑑定。還膽敢說:「吉貝耍福爾摩沙平地人口與台灣人不同,與山地部落族人基因較相近,父系高達90%,母系為70%;而雲嘉南福爾摩沙(琶侃,今所謂台灣) 族人血緣中混入平埔族基因,最高不會超過20%。」事實上,在台灣山地部落被強制孤離200年之前,台灣山地和平地部落本就經常交流,台灣山地居民和平地居民本來就是幾十萬年的同源民族,只是家族群聚而在山地分成約十一個部落群;平地分成九個部落群,發現多數基因型相近有何奇怪?吉貝耍部落的西拉雅族人早期拒絕漢化,就被歧視;被驅趕至貧瘠偏僻處;與被迫漢化的福爾摩沙(琶侃)族人隔離。而被迫漢化的台灣平地9個部族,隨著同被漢化,各部落群自有傳統消失,各部落群分際打散。隨時間演進更是來往頻繁,9個部族基因交融。而台灣山地各部落被強制孤立、隔離達200年,族群因無法與外界通婚而基因逐漸純化,族群也逐漸縮小。因類似情況較完整保留原西拉雅基因的吉貝耍部落族人與山地部落族人基因較相近,是理所當然的了,而吉貝耍部落族人和已有9個部族基因交融的被迫漢化雲嘉南西拉雅族人,在基因型不再完全相同有何奇怪?更何況,福爾摩沙(琶侃)山地族人有11個部族,各部族又有數個至數十個部落,各山地部落被『封山令』分別強制孤立、隔離達200年,每一部落的基因各自逐漸純化,部落間的差異必已明顯加大。陳叔倬所謂的山地部落族人DNA檢體,是來自哪一個部族的那一個部落?他故意不說明,更令人不得不懷疑,他是存心造假。憑著設定好的妄想,故意拿錯誤採樣基礎的不實主觀,藉以在分析上做假,用來誤導別人。還敢以學者之名將它公佈,真是大膽。而似乎也未見有『真正的學者』就此對他提出嚴正的批判!
陳叔倬先生又大言不慚說:「依此,可推論福爾摩沙(琶侃)族人與福建、廣東原鄉漢人流的血沒有不一樣,這項結果並與中國學者做學術交流後確認。」這樣就確認福爾摩沙(琶侃)族人與中國福建、廣東漢人流的血沒有不一樣?還說與中國學者做學術交流後確認。中國學者何時到台灣做過福爾摩沙(琶侃,今所謂台灣) 族人的基因定型研究了?由此更可見其居心的陰狠。何況中國福建、廣東原是越族居住地,中國福建、廣東居民在八百年後自然會帶有越族基因。越族和南島語族關係密切,上述台、外學者又早已推定『南島語族源自台灣』,若真在中國福建、廣東居民身上發現帶有一些福爾摩沙(琶侃,今所謂台灣) 族人獨有的體質基因,也不足為奇!
有邱先生問:「談到DNA檢驗,我發現幾乎所有福爾摩沙人的DNA都帶有一些和歐洲原住人口相同的特有基因。有人說,這是歐洲人幾百年前來福爾摩沙留下的混血後代。但我覺得非常奇怪,歐洲人不是16世紀後才無意間航經Paccan,外人也才發現有Paccan這一國度;歐洲人登陸Paccan(台灣)是在17世紀以後,而且歐洲人在福爾摩沙(Paccan)僅不到40年(1623-1661),駐在福爾摩沙的人員,包括婦女和兒童,最多時也只有1千多人,即使真的有留下混血後代,怎麼可能現在多數琶侃人(福爾摩沙人,今所謂台灣人)的DNA都帶有一些和歐洲原住人口相同的特有基因?我實在想不通!」
埔農回答:
歐洲人和福爾摩沙人都帶有一些相同的特有DNA基因,是自12,967年前起,琶侃人(福爾摩沙人)即向外傳播文明並移居時,在歐洲各地留下混血後代的證據,不是歐洲人幾百年前才來台灣留下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 Douglas L. T. Rohde教授,於2003年就以全世界人類的DNA做分析研究,證實所謂的台灣人是現今所有生活在地球各地之現代人的共同祖先,當然全世界各地之現代人都會帶有琶侃人(福爾摩沙人)的特有DNA基因。這些台灣人和歐洲原住人口都帶有的相同DNA特殊基因,其實是「琶侃人(福爾摩沙人)為現代人類共同祖先」的證據之一。一些人不明白琶侃 (福爾摩沙) 的史實和文明、文化的真相,才會胡說什麼「可能是歐洲人來福爾摩沙(琶侃,今所謂台灣) 留下的混血後代」!
李先生質疑:「這『歐洲人和所謂的台灣人身上都存在的相同特有DNA基因』如果是琶侃人(福爾摩沙人)向世界各地移居時所留下的,那照理講,亞、美、非各洲的人口也應該有這些基因,為何是歐洲人特有呢?」
李先生質疑:「這『歐洲人和所謂的台灣人身上都存在的相同特有DNA基因』如果是琶侃人(福爾摩沙人)向世界各地移居時所留下的,那照理講,亞、美、非各洲的人口也應該有這些基因,為何是歐洲人特有呢?」
埔農回答:
人類的DNA遺傳,除了「子女的粒線體(Mitochondria) DNA皆來自母親、兒子的Y染色體(Chromosome) DNA必來自父親」之外,為雙套連結,是由父母雙方的DNA經減數分裂再重新組合而成。所以,不是父方或母方的全部DNA基因都會代代留傳。只有當弱勢DNA基因歷經自然淘汰後,父母雙方都同樣帶有的雙套優勢DNA基因,這基因才會代代永遠留傳。
琶侃人(福爾摩沙人)(Paccanians)於12,967年前大量移居世界各地時,是因彗星撞擊地球引起大規模火山爆發和地震而引發陸沉,都是分批以小部分人口乘船,分散撤離。在移居地又首要落地生根,百事待舉,在幾十年內甚至幾百年內,人口不多的族群在異地必須團結聚集,才能有效相互扶持,待族群壯大後才得以往外擴散。這情形有點類似被分散並實質隔離達350年的台灣山地人口,分散隔離的人口自然會基因純化。而一個局部團體隨世代延續產生純化基因的種類,是依組成分子多數所擁有的基因機遇決定的。
所謂物以類聚,例如:若有一個1萬人的團體,由自由意志任意分成每100人一組的100組次群體,則各次群體的組成分子當然會以共同親友為主。既是共同的親友,則必然有較多的相同特有基因,再歷經幾十代的隔離延續,各次群體間特有基因的差異就會更為明顯。
所以,當 琶侃人(Paccanians)在世界各地立足穩固之後,各自擴散出去各地而留下的混血後代,自然會在各區域留下各自純化後的不同特有基因。當然,雖然各地區的琶侃人(福爾摩沙人)(Paccanians)混血後代各自帶著不同的琶侃人(福爾摩沙人)(Paccanians)特有基因,但都一定保留有琶侃人(福爾摩沙人)(Paccanians)的基本共同基因。至於其他古代歐、美、亞、非各洲,未與琶侃人(福爾摩沙人)(Paccanians) 混血的原住人口,因為體質或心智上的劣勢,族群逐漸縮小,最後都在地球上消失,並無留下其個別後代生存到今天。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 Douglas L. T. Rohde教授,就是發現「歐、美、亞、非各地的所謂現代人類,都帶有琶侃人(福爾摩沙人)(Paccanians)的基本共同基因;而各地區人口所個別帶有的不同特有基因中,又都有一部分可以在琶侃人(福爾摩沙人)(Paccanians)身上找得到」,才確認「琶侃人(福爾摩沙人,今所謂台灣人)是現今所有生活在地球各地之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所以,現代歐洲人和所謂台灣人都帶有一些相同的特有DNA基因,是琶侃人(福爾摩沙人)向外傳播文明並移居時,在歐洲各地留下混血後代的證據之一,絕不是因為有近代歐洲人來福爾摩沙留下混血後代,這是無可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