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證辨正42. 咱國家本名『Paccan』,是充滿靈性智慧的樂土之國,無可否認


  42.咱國家本名『Paccan』,是充滿靈性智慧的樂土之國,無可否認
    琶侃(Paccan)這個國家的文明和文化雖然被支那盜匪摧毀殆盡,但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琶侃(Paccan)史實還有記述,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的文獻也都有記載。今日多數福爾摩沙人(FormosansPaccanians,琶侃人,現在所謂的台灣人不只是遺忘自己本有琶侃(Paccan)這國家,甚至也誤以為福爾摩沙人沒有通用文字。其實,13千年前沉入現今台灣東岸和與那國島之間海底的巨石建築牆面,還保存不少琶侃(Paccan)文字,當時就已是很進步的文字。與那國島住民完全是琶侃人(Paccanians,福爾摩沙人,Formosans),現在還說著福爾摩沙(琶侃語,Paccanian;就是歷經400年之被分區隔離,已分別產生語音變遷的所謂平埔語和山地部落語)。這些文字10年前還有人看得懂,至少埔農知道的池間苖女士(日本名,住與那國島)就懂。池間苖女士的原福爾摩沙(琶侃,Paccan)記憶很深,說著流利的福爾摩沙語(琶侃語),年輕的時候曾特地到過福爾摩沙探望。她原本在與那國島的祖納部落區堅守一間與那國島民俗資料館,算算年齡已有百歲,可惜可能不在了。
   因為琶侃(Paccan)這個國家的文明和文化幾乎被支那鄭、清盜匪摧毀殆盡,當今的琶侃人(Paccanians,福爾摩沙人,Formosans,所謂的台灣人)又大都是在中國式奴化洗腦下成長,多數琶侃人已很難相信自己的國家是文明古國。即使在獲悉各史實文獻中有關琶侃(Paccan)這國家的記載後,不少人仍覺得難以置信。有些人(尤其所謂文史學者和政治人物)更以華奴化的中國式虛妄思維,繼續堅持其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的主張,還大言琶侃(Paccan)只是地名,琶侃(Paccan)並非是國家。埔農特此再舉證澄清:
    1. 不只是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記述表示自己國家叫做琶侃(Paccan),現在阿美聚落群都還知道己是Pangcah人。Pangcah這口音就是因被長期局部隔離,由Paccan經口誤演變而來。不過,經過350年的被實質隔離,阿美聚落群現在都把Pangcah用作是「我國」或「我族」的自稱。
    2. 1590年以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都已稱Packan的主要大島為福爾摩沙島(Ilha FermosaIlha Formosa) ,若不是特意指稱琶侃(Paccan)這國家,並不會再說明是Packan。而1610年以後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文獻,都還有持續提到琶侃(PaccanPackan)這國家。荷蘭人1623年已入侵並駐留琶侃(Paccan)的福爾摩沙本島,於此地的所有記載都表明是在福爾摩沙島。然而,荷蘭航海長Iacob Ysbrantsz. Noordeloos 1625年繪製Packan全圖時,還註明是Packan這國家,並標示福爾摩沙島周邊附屬島嶼的名稱。顯然福爾摩沙島是屬於Packan國內,Packan當然不是地名,而Packan國是單一族群(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Douglas L. T. Rohde2003年,On the Common Ancestors of All Living Humans,以及本書第五章第四節鼻咽癌高發生率的體質遺傳基因,都已證實Packan國人是單一族群),要以國名稱族群當然也可以。所以,琶侃(Paccan)是國家名稱,而福爾摩沙島是後來被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指稱琶侃國(Paccan)這主要大島的地名。


    3. 在荷蘭航海長Noordeloos繪製Packan全圖的前2年,荷蘭人於1623年繪製福爾摩沙島(Ilha Fermosa)地圖時,就是因為只專注在福爾摩沙這主要大島,因此沒有標註Packan這國家的其他島嶼名稱。所以,琶侃(Paccan)是國家名,絕不是地名,福爾摩沙島才是地名。


    4. 不論是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記述,或是荷蘭人的文獻記載,都說明琶侃(PaccanFormosa)這國家是以定期改選的各級議會裁決事務(本章第二節)。由各級議會理政的整體民主社會,不是國家是什麼?難道真需要有王公貴族的霸權蠻橫社會,這些文史學者和政治人物才願認定為是國家? 真的已華奴化至如此地步嗎?
    5. 更何況,埔農已在《失落的智慧樂土》、《台灣古今真相》、《解碼福爾摩沙古文明:續認台灣古今真相》列舉諸多琶侃(Paccan)文明和文化的證據。而且,很多琶侃語(Paccanian)至今還留存在世界各地,例如:Bangka(ship;大船)Tarokaro (食用作物芋;芋頭)PoluomiJack Fruit,波羅蜜),Chipoluo (bread fruit;麵包樹),稻米 (birasbɪˈrɑs﹞;birɑsrice)。還有,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Douglas L. T. Rohde教授,於2003年以全世界的人類DNA做分析研究,證實台灣人是現今所有生活在地球各地之現代人的共同祖先。台灣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台灣山地各部落和平地人口都完全是最早的現代文明人類。福爾摩沙人(琶侃人,台灣人)13千年以前即開始向外傳播文明,並在世界各地留下子孫,非台灣人混血子孫的各地原始人,都已因為智能上的缺陷而從地球上消失。如果琶侃(Paccan)不是自古為完整國家,如何能發展出這些領先世界的文明和文化?
    
     葡萄牙人於1590年初次抵達琶侃(Paccan)時,就是發現這種他們夢想却不可得的靈性智慧人間樂園,驚嘆fermosa(美麗、優雅之意),並以恭敬之心不敢騷擾。
    荷蘭人、西班牙人跟著葡萄牙人稱琶侃(Paccan) Formosa;稱琶侃人(Paccanians)為福爾摩沙人(Formosans)是表示尊敬的意思。
    明末的1,610年以後,支那福建龍溪的張燮,從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口中得知東方海上有琶侃(Paccan)這一國家,就在他於1,617年所寫《東西洋考》一書中的附錄,首先提到琶侃(Paccan)這一國家。當時的張燮跟著西班牙人的唐山翻譯,寫為「北港」(別誤以為這與現在的雲林北港有任何關係,現在的雲林北港原名Poonkan,清國唐山人滿官寫為「笨港」。是1750年,笨港溪氾濫改道,將笨港一分為二,成為笨港北街與笨港南街。笨港被分為南北二街以後,笨港北街劃歸雲林縣(即今之北港鎮),笨港南街劃入嘉義縣新港鄉,簡稱南港村。而笨港北街被簡稱為笨北港或北港,是始自1840年以後。)
    以下是西班牙人留下的當時詞語對照表:

 
    巴達維亞日誌於1624 2 16 記載:「216日星期五,快艇Mocha 號抵達當地,該船由日本運來白銀 12 箱,各裝有白銀 2,000 ,及若干生絲和絹織物,總價70,000 gruden 以上,隨單記載清楚。同船並捎來駐中國沿海司令官Ryellsen得來的消息,報告說:福州最高執政官揭示,禁止中國人前往 Pehou (澎湖,荷蘭人進駐前已曾有明帝國短暫入侵過) Packan(Paccan) 與荷蘭人進行貿易。」當時荷蘭人已在 Paccan Tayouan(台灣)建立根據地11個月。當時Tayouan(台灣)是指稱Dorcko,今之台南下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