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新屋羅家豫章堂的所謂族譜
新屋羅家豫章堂的所謂族譜說:「祖籍廣東惠州府陸豐縣大安墟鹽墩鄉」
事實上,是清國雍正九年(1731年),從海豐縣分出坊廓、石帆、吉康三都,才以這三都另外設置了陸豐縣,從此陸豐縣就一直只有這三都,陸豐縣哪來的大安墟鹽墩都或鹽墩鄉?
是因為有華奴化的台灣文史學者,前去所謂的中國要求認盜作祖,順便到今汕尾市陸豐市大安鎮,探詢羅、鄭等姓氏,希望大安鎮官方能協助杜撰,以便他們帶回台灣寫成論文來炫耀。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和文史學者,原本承認「並無舊族譜,且祖先牌位盡毀」,為了洗腦的統戰,隨後也硬假造出所謂的中華族譜。不理會大安墟坊廓都並沒有鄭家寨,更無視也沒有鹽墩鄉,就找了有「墩」又有與「鹽」近音的「艷墩」加以搪塞。於是,就隨便寫下完全相同的「台灣楊梅鄭家,初祖大模公,字宗創,原籍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大安墟方郭都鄭家寨,『就是今汕尾市陸豐市大安鎮翰田村艷墩老鄉及艷墩新鄉』」及「台灣新屋區祖籍惠州府陸豐縣大安墟鹽墩鄉,『就是今汕尾市陸豐市大安鎮翰田村艷墩老鄉及艷墩新鄉』」這兩則胡言亂語,還把坊廓都也寫成是方郭都。以上二句,埔農是原文抄錄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統戰文書。
真是非要笑死人不可,本是無中生有的方廓都鄭家寨和鹽墩鄉,怎麼會被硬說成是同一個地方?再說,艷墩於明、清時期是大安墟原旱田村內一個很小的小地名,怎麼胡說八道也扯不上「都」或「鄉」。而且,大安墟後來是發展成鄉鎮級,但也不可能於明、清時期在其轄下就有所謂的「鄉」。真是厚黑無恥至極,笑死人不用償命!可憐的是,這些前去認盜作祖的華奴化台灣文史學者卻膽大妄為,竟然也盲目地照抄,帶回台灣做為所謂學術論文的依據!
最近有不知道是哪位人士,大概也看出這明顯破綻,於是又再出現所謂「台灣羅、鄭兩姓是來自大安墟鹽墩『村』」的新說法,還把另一姜姓家族,以及桃園與新竹地區多件原本也是被偽造為「大安墟鹽墩鄉」的所謂祖籍,都改成「大安墟鹽墩村」,更又出現所謂「來自大安墟鹽墩鄉鹽墩村」的笑話。就為了硬要認盜作祖,任何所謂的文史學者都自由發揮,自己無中生有的隨意胡扯,才會如此這般的亂七八糟。